高屋建瓴
潘院长高屋建瓴,从“课程论”与“教学论”在我国的源起与发展历程谈起,向老师们介绍了课程的基本内涵,即注重情景,让知识鲜活起来;注重结构,让知识高效起来;注重反思,提高个人素养。
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、交往互动、共同发展的过程。潘院长通过分享自己在英国小学课堂的经历,向老师们强调了课堂内合作的重要性,老师们要充分利用差异资源,形成课堂互动,让每个孩子成为课堂的建设者,并鼓励学生勇于尝试,让思维多飞一会儿。
对于国内课程的把握,核心素养的培养相当重要。潘院长以数学学科的算术为例,提醒老师们在教学中,学生的体验远比结果重要,培养学科素养,要善于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进行体悟、选择和观察,让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,真正感受到过程中的快乐。
思维碰撞
接着,老师们分成四个小组,运用小组讨论探究的形式总结了学习内容,并提出了教学中的困惑与对自身成长的期望。在经过一番头脑风暴后,各组教师代表上台发言,方晨璐老师说到:“作为一名教师,我们必须具备学科素养,希望多接受此类培训,提高自身的技能。”“勤反思、有知识、会表达是教师做基本的能力,在双语学校我们注重中外融合的同时,也要尊重立德树人,立足于中国文化。”谢花老师说。
两个半小时的培训让老师们意犹未尽,潘院长用深入浅出,生动鲜活的故事和案例开启了老师们对课程的进一步思考。最后,潘院长向老师们提出了三点嘱咐:要根据双语学校自身资源的优势,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经验;要有定力和胸怀,走自己的路,听别人怎么说;要提升内在素养,心有多大,舞台就有多大。期待双语学校的老师们在课程意识的触动下,在课堂教学与自身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好!